学校定位与历史沿革
北京四十四中创建于1953年,最初为“北京第四十四初级中学”,1978年被确定为西城区首批区级重点中学。虽无市重点头衔,却凭借**“低进高出”**的加工能力在西城家长圈中口碑极佳。校园占地不足30亩,但地理位置优越,紧邻地铁4号线新街口站,走读为主,少量床位供远郊学生申请。 ---北京四十四中招生条件
小升初通道
- **登记入学**:面向德胜、新街口、什刹海三个学区,2024年计划招收6个班,约240人。 - **全区派位**:占招生计划的20%,需在西城区小学就读满三年,学籍与户籍一致。 - **学区派位**:若登记人数超额,则电脑随机派位,**2023年录取比例约1:1.8**。初升高通道
- **校额到校**:2024年享受西城区校额到校名额92个,其中四中正取线以上占比35%。 - **统招批次**:2023年统招线554分(满分660),低于十三中、一六一,高于铁二中。 - **市级统筹**:每年约10个名额,需中考成绩达到西城区前15%。 ---教学特色与课程设置
分层走班制
**数学、英语、物理三科实行A/B/C三层走班**,每学期动态调整。A层学生可提前学习高中竞赛内容,C层配备专职助教夯实基础。校本课程亮点
- **“新街口文化”研学**:利用地缘优势,每学期组织学生走访徐悲鸿纪念馆、北京天文馆。 - **人工智能实验班**:与北师大人工智能学院共建,初二起开设Python、Arduino课程,**2023年该班学生获信息学奥赛省一2人**。 - **德语选修**:每周两课时,优秀者可参加DSD一级考试,直通德国文理中学。 ---师资力量与加工能力
骨干教师占比
**高级教师48人,区学科带头人11人,市骨干3人**。数学组尤为突出,教研组长为西城区兼职教研员,2023年中考数学均分92.4(满分100),超区均分8.7分。低进高出案例
- 2023届毕业生入口成绩(小学毕业统测)全区排名18,中考均分跃升至第9。 - **典型案例**:2023届学生王某,入学时德胜学区派位第210名,中考以567分考入四中本部。 ---校园生活与管理细节
作息与手机管理
- **早7:20到校,晚5:30放学**,初三延长至6:30。 - 手机统一上交至班级保管箱,**午休和放学发放**,违规使用记过一次并约谈家长。社团与竞赛
- **金帆合唱团**:北京市艺术节金奖常客,每周三、五训练,初三可申请退团。 - **机器人社**:2023年获FIRST科技挑战赛华北赛区冠军,**社团成员中考加分5分**(需市级一等奖)。 ---家长最关心的五个问题
Q1:非京籍能否报考?
**九类人政策**下,父母一方持有西城区工作居住证且社保满三年,可按京籍对待参加登记入学。Q2:作业量有多大?
初一初二日均书面作业1.5小时,初三冲刺阶段增至2.5小时。**教务处每月抽查作业量**,超量布置将通报批评。Q3:有无分班考?
**无分班考试**,但入学后第一周进行摸底测试,仅用于分层走班参考,不公布排名。Q4:高中部如何?
高中部2023年一本率91%,**其中600分以上占比28%**,低于北师大实验但高于三十五中。Q5:食堂条件如何?
外包给高校后勤集团,**每日提供6种套餐**,均价12-15元,可刷校园卡或人脸识别支付。 ---近三年录取分数线参考
- 2023年:554分(对应区排名约1800名) - 2022年:548分(区排名1900名) - 2021年:552分(区排名1750名) **趋势分析**:分数线受“校额到校”扩容影响,统招位次逐年小幅下降,建议模考区排名1500名以内报考较稳。 ---报考建议与避坑指南
- **学区生优先**:德胜学区家长可优先登记,中签率超60%。 - **跨区生慎选**:若户籍在朝阳、海淀,需通过市级统筹,**2023年统筹线达570分**,竞争激烈。 - **关注校额到校**:初二下学期起,年级前80名可锁定校额资格,**提前签约后中考只需过线即可直升四中、八中**。 ---真实家长评价
> “孩子小学普小毕业,本来担心跟不上,结果数学从入学70分提到中考95,老师每周三次义务答疑,比课外班还负责。”——2023届家长李女士 > “合唱团训练确实占用时间,但孩子通过艺术特长生途径拿到四中加分,最终录取线降了10分,值!”——2022届家长王先生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