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位置与学习环境
地理位置:学院路核心圈
- 步行十分钟可达五道口、清华、北大,地铁15号线、昌平线双轨交汇,实习与讲座资源丰富。 - 校园面积不大,但**“小而精”**:教学楼、图书馆、国家重点实验室紧凑布局,五分钟可从宿舍到实验室。学习氛围:地学特色浓厚
- 图书馆馆藏以地球科学、资源环境类中外文期刊见长,**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》等顶刊第一时间上架**。 - 晚自习到23:00仍一座难求,考研率稳定在45%左右,保研名额约占毕业生总数18%。 ---王牌专业与学科实力
哪些专业最强势?
- **地质学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**入选“双一流”建设名单,第四轮学科评估A+。 - 地球物理学、环境科学与工程、测绘科学与技术均为B+以上,**海洋学院新设“深海探测”方向,直接对接国家深海基地**。本科培养特色
- 大一即配备导师,**“珠峰班”“本硕博贯通班”**每年从新生中选拔30人,科研津贴人均每月2000元。 - 野外实践学分占比高:大一北戴河、大二周口店、大三秦岭或青藏高原,**“带着帐篷跑遍中国”**是地大学子的共同记忆。 ---就业前景如何
整体就业率与流向
- 近三年本科就业率保持在**96%以上**,其中签约世界500强、央企、科研院所占比超过60%。 - 主要去向: 1. 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、国家能源集团 2. 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各省地勘单位 3. 华为、腾讯、阿里(地信、大数据方向) 4. 北京市公务员、选调生薪酬水平
- 本科首年平均月薪**12k—15k**,研究生**18k—22k**;油田、矿产类驻外岗位补贴高,**海外项目三年可攒首付**。 - 深造率约50%,保研至清华、北大、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比例逐年上升。 ---报考建议与分数线
选科要求
- **“物理+化学”**组合可报90%以上理工专业;地理信息科学、遥感科学与技术接受“物理+地理”。近三年录取分数(北京)**
- 普通类:最低位次约**全市前8000名**(对应高考分610左右)。 - 中外合作办学“地下水科学与工程”:最低位次**前12000名**,学费每年6万元,双学位合作院校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。 ---生活与校园文化
宿舍条件
- 本科生**6人间,上床下桌,空调暖气全覆盖**,每层配有淋浴间与自习室;研究生可申请**大运村公寓2人间**。特色社团
- **“登山队”**曾登顶珠穆朗玛峰,拥有国家一级运动员十余名; - **“地学讲坛”**每周邀请院士、杰青面对面,学生可凭学生证免费蹭饭。 ---常见疑问Q&A
女生学地质会不会很辛苦?
野外实习强度确实大,但**学校为女生单独配备安全员与独立营地**,且室内测试、遥感、地信方向同样强势,女生占比逐年提高。非地质专业值得报考吗?
环境科学、土地资源管理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依托地学大数据平台,**与中科院、航天五院共建联合实验室**,就业渠道多元。转专业政策宽松吗?
大一结束GPA排名前30%即可申请,**地质学类转出名额极少,转入竞争较大**;理工科互转成功率约70%。 ---深造与科研机会
- 每年**300+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**,人均科研经费1.5万元。 - 与**美国斯坦福、法国索邦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**等建立“2+2”“3+1+1”联合培养,托福90分即可申请。 - **“地学菁英奖学金”**覆盖50%保研学生,硕博连读期间每年额外奖励3万元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