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四九城指的是哪里_老北京四九城有哪些讲究

新网编辑 14 0

四九城到底指哪四、哪九?

“四九城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头禅,它把北京老城的空间格局、等级制度、市井文化全都浓缩在三个字里。“四”指皇城的四座城门:天安门、地安门、东安门、西安门;“九”指内城的九座城门:正阳门、崇文门、宣武门、朝阳门、阜成门、东直门、西直门、德胜门、安定门。合在一起,就是老北京人口中“四九城”的全部范围。

北京四九城指的是哪里_老北京四九城有哪些讲究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为什么偏偏叫“四九城”而不是“四九门”?

老北京说话讲究“省劲儿”,城门多,说“门”拗口,于是把“门”换成“城”,既顺口又带几分皇城根儿的傲气。久而久之,“四九城”成了身份象征——住在四九城以内,才算“城里头的人”。


九座城门各自管什么行当?

内城九门不是随便开的,每座门都有固定用途,老北京人用一句顺口溜就能背下来:

  • 正阳门——走龙车,皇帝出巡专用;
  • 崇文门——酒门,烧酒、黄酒全由此进;
  • 宣武门——刑门,秋决犯人走此门;
  • 朝阳门——粮门,南方漕粮经运河抵京第一站;
  • 阜成门——煤门,门头沟煤车排队进城;
  • 东直门——柴门,木厂、木柴由此入;
  • 西直门——水门,玉泉山皇家水车每日必过;
  • 德胜门——兵门,出兵打仗走德胜,取“得胜”吉兆;
  • 安定门——粪门,城里粪车出城走安定,图个“安定”。

这些分工从元代定型,到清末都没乱过。


皇城四门为何地位超然?

皇城四门围起来的区域,是皇帝起居、办公、祭祀的核心。天安门是颁诏天下之地,地安门对着景山,象征“背有靠山”;东安门靠近太庙,西安门紧邻社稷坛,一文一武,左祖右社,礼制森严。平民百姓别说进皇城,靠近护城河都得低头快走。


四九城内的胡同格局藏着什么密码?

打开一张乾隆年间的《京城全图》,你会发现胡同大多横平竖直,像棋盘。其实那是元大都“九经九纬”规划的活化石:南北向称“经”,东西向称“纬”,胡同宽度严格按等级划分——大街二十四步、小街十二步、胡同六步。今天你在南锣鼓巷、西四北大街散步,脚下踩的仍是七百年前的尺寸。

北京四九城指的是哪里_老北京四九城有哪些讲究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四九城外的“外城”为何晚出现?

明嘉靖年间,蒙古骑兵屡次南下,朝廷才在城南加筑一圈“外城”,本想包个“回”字形,结果财政吃紧,只修了南半段,于是北京城就成了“凸”字形。外城七门(永定、左安、右安、广渠、广宁、东便、西便)从此被老北京人唤作“南城”,与“四九城”里的“北城”形成鲜明对照。


今天还能找到四九城的影子吗?

能,但需要点“寻宝”的眼光:

  1. 城墙:二环路地铁线路几乎贴着原内城城墙走向,地铁“积水潭”站就是昔日西城墙北端。
  2. 城门:正阳门(前门)箭楼、德胜门箭楼、东便门角楼仍屹立,其余多已变地名——“崇文门”成了商圈,“宣武门”成了地铁站。
  3. 胡同:东四三条至八条、西四北头条至八条、南锣鼓巷东西两侧胡同,肌理未动,门墩、雀替、如意门楼一应俱全。
  4. 皇城:故宫、景山、北海、中南海仍被红墙围合,只是墙外多了车水马龙。

老北京人嘴里的“四九城”还有哪些暗语?

“出四九城”——指离开内城去南城或郊区,带点“下乡”意味;“四九城根儿”——泛指靠近城墙的贫民区,鱼龙混杂;“四九城的规矩”——指老礼儿,比如见面作揖、倒茶不能满、递烟要双手。这些暗语今天听起来像“黑话”,却是活色生香的城市记忆。


游客如何一日走读四九城?

清晨从天安门广场看升旗,顺着南长街北行,穿中山公园故宫;午后出神武门景山俯瞰中轴线;傍晚坐地铁6号线北海北站,逛什刹海胡同,最后在德胜门箭楼看夜景。一天之内,皇城四门、内城九门、棋盘胡同、市井烟火,全都收入眼底。


四九城的未来会怎样?

北京城市副中心东迁、中轴线申遗、老城整体保护……一系列动作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:如何让四九城“活”下去,而不是“冻”起来。把胡同留给居民,把故事讲给世界,或许才是对这座八百年古都最体面的致敬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