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外用品到底属于哪个行业?
在工商注册、统计年鉴、电商平台乃至海关编码里,户外用品往往被拆分到多个门类。最常见的归属是“体育用品制造业”,但细分下去又会与“纺织服装业”“旅游休闲服务业”交叉。简单来说,户外用品是一个跨行业的融合赛道,既生产实物商品,也提供配套服务。

官方口径下的行业归属
1. 国家统计局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
- 大类:24 文教、工美、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
- 中类:244 体育用品制造
- 小类:2443 其他体育用品制造——登山杖、帐篷、睡袋、充气垫等都被归在此处。
2. 海关HS编码
- 帐篷:6306.22
- 睡袋:9404.30
- 登山鞋:6403.19
- 背包:4202.92
可以看到,海关把户外装备拆进纺织、塑料、皮革、杂项制品四大章,进一步印证了“跨行业”属性。
电商平台如何给户外用品贴标签?
天猫、京东、拼多多都把“户外/登山/野营/旅行用品”设为一级类目,下面再细分:
- 帐篷/天幕/垫子
- 野餐烧烤用具
- 登山攀岩装备
- 潜水冲浪装备
- 军迷用品
平台逻辑更贴近消费场景,而非制造端分类。
户外用品行业上下游长什么样?
上游:原材料与零部件
- 纺织面料:锦纶、涤纶、Cordura、GORE-TEX
- 金属件:航空铝杆、D型扣、冰镐头
- 化工材料:EVA中底、PU涂层、TPU气嘴
中游:品牌与制造
- OEM/ODM工厂:集中在浙江台州、江苏扬州、广东东莞
- 品牌方:探路者、牧高笛、凯乐石、挪客、北面、始祖鸟
下游:销售渠道
- 线下:迪卡侬大卖场、专业户外店、百货商场专柜
- 线上:天猫旗舰店、京东自营、抖音直播、小红书内容电商
- 服务延伸:户外俱乐部、露营基地、赛事运营、保险救援
为什么投资报告把户外用品划入“大消费”?
券商研报通常把户外用品归入“可选消费品”,与运动服饰、潮玩、宠物食品并列。核心逻辑有三点:
- 高客单价+低频复购:一顶四季帐篷动辄上千,但更换周期三到五年。
- 场景驱动型消费:露营热、飞盘热、骑行热都会带来脉冲式销量。
- 品牌溢价空间大:始祖鸟冲锋衣毛利率超过60%,远高于普通服装。
户外用品行业的未来趋势
1. 轻量化与环保材料
从再生PET纤维到生物基TPU,品牌正在用可持续故事打动Z世代。

2. 智能化装备
内置GPS的登山杖、可监测体温的睡袋、太阳能天幕……“户外+电子”催生新的百亿市场。
3. 城市微度假
公园露营、屋顶露营、后备箱咖啡馆让“轻户外”成为日常,推动折叠椅、野餐垫等小品类的爆发。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开一家户外用品店需要申请哪些执照?
A:工商注册时行业表述可选“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”或“其他综合零售”,再叠加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若兼营户外烧烤食材。
Q:出口帐篷到欧盟需要做哪些认证?
A:除CE认证外,面料需符合REACH法规,阻燃等级要达到EN ISO 5912。
Q:户外用品行业淡旺季明显吗?
A:国内3-5月和9-11月是销售双峰;南半球市场则把10-12月作为备货旺季,可通过跨境电商平滑产能。

写在最后
把户外用品简单塞进“体育用品”或“纺织服装”都过于片面。它更像一条以体验为核心、横跨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产业链。理解这一点,无论是创业、投资还是做SEO布局,都能更精准地抓住流量与红利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