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高原回来头疼怎么办_高原反应头疼怎么缓解

新网编辑 3 0

刚从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地方回到平原,脑袋却像被箍住一样闷痛?这是很多人“下山”后的共同体验。别急,先把问题拆开来看。

去高原回来头疼怎么办_高原反应头疼怎么缓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为什么离开高原还会头疼?

答案:高原缺氧→血液流速加快→脑血管扩张→回到平原后血管来不及收缩→持续头疼。

很多人以为“下山就万事大吉”,其实身体还在“补氧”。在高原时,**脑动脉被迫扩张**以输送更多氧气;回到平原,氧气突然充足,血管却来不及回弹,于是出现**延迟性血管性头痛**。再加上旅途疲劳、水分流失、睡眠紊乱,多重因素叠加,痛感更明显。


先判断:这是普通疲劳还是危险信号?

  • 普通高原后头痛:钝痛或搏动性,多在双侧太阳穴或后枕部,活动后略加重,休息可缓解。
  • 需警惕的异常:单侧剧烈痛、伴喷射状呕吐、视物模糊、肢体麻木——可能是**颅内压增高或脑血管意外**,立即就医。

居家缓解四步法

1. 补液:先盐后糖,小口多次

高原期间呼吸频率增加,**不显性失水**可达平原的两倍。回家后先喝500 ml淡盐水(每500 ml水加1 g食盐),再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。切忌一次性猛灌水,以免稀释血钠,反而加重头痛。

2. 调整呼吸:4-7-8 呼吸法

平躺,舌尖顶住上颚:
• 用鼻吸气4秒
• 屏息7秒
• 噘嘴呼气8秒
连续做6个循环,**可快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**,帮助脑血管恢复原有张力。

3. 冷敷+热敷交替

前15分钟用冰袋敷前额,促使血管收缩;后15分钟用40 ℃左右热毛巾敷后枕,放松颈部肌肉。交替两轮,**改善局部血流动力学**。

去高原回来头疼怎么办_高原反应头疼怎么缓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4. 药物选择:对因对症

  • 单纯头痛: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,任选其一,按说明书足量服用一次即可,避免连续吃超过三天。
  • 伴恶心:口服多潘立酮10 mg,餐前30分钟。
  • 失眠加重痛感:可临时服用褪黑素3 mg,帮助生物钟重新同步。

三天后仍疼?排查这些隐藏诱因

1. 颈椎代偿性劳损

高原徒步时常背负重包,**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**持续紧张,回到平原后肌肉仍维持“高原姿势”,牵拉枕大神经。此时找康复师做**颈椎牵引+筋膜松解**,往往一次就能减轻七成痛感。

2. 隐性低钠血症

大量喝水却少盐,血钠悄悄下降,表现为**持续性钝痛+乏力**。抽血查电解质,若血钠<135 mmol/L,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补钠盐。

3. 咖啡戒断

高原地区常减少咖啡摄入,回到平原后突然恢复原有剂量,血管剧烈收缩扩张,诱发“周末头痛”。**逐步递减**每日咖啡量,每两天减少25%,两周内回到正常。


预防下一次:出发前就做准备

1. 阶梯式适应

若行程允许,**每上升600米就停留一晚**,给血管“缓冲带”。没时间?至少做到“睡低走高”:白天去高海拔景点,晚上回低海拔城镇住宿。

2. 出发前三周:红景天+有氧训练

每天口服红景天胶囊(含苷类≥3%)600 mg,同时做**间歇性低氧训练**:在跑步机上以最大心率的70%跑3分钟,再戴低氧面罩(模拟海拔3000米)走3分钟,循环6次,每周三次。研究显示,此法可**提高血氧饱和度基线值**约5%。

去高原回来头疼怎么办_高原反应头疼怎么缓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. 随身“头痛急救包”

•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
• 口服补液盐Ⅲ
• 便携式血氧仪(低于90%立即下撤)
• 弹力绷带(用于冷敷固定冰袋)

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
Q:高原回来能立刻去健身房吗?
A:至少休息48小时。剧烈运动让本已扩张的脑血管再度充血,痛感会加剧。

Q:喝葡萄糖口服液有用吗?
A:对低血糖型头痛有效,但对血管性头痛帮助有限,**先补电解质再补糖**。

Q:可以蒸桑拿排“寒气”吗?
A:不建议。高温环境使外周血管进一步扩张,**脑血流重新分布**,反而可能诱发晕厥。


把每一次高原归来都当成一次“小型体检”,记录头痛发生的时间、部位、诱因和缓解方式。下次再出发,你就能带着更完整的“身体地图”,把高原的壮美留在相机里,把头疼留在攻略里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