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缓解高原反应_高原反应吃什么药

新网编辑 5 0
**轻度头痛、恶心、乏力,一到海拔三千米就开始?** **别慌,90%的人第一次进藏都会遇到类似情况,只要方法得当,症状可在数小时至两天内明显减轻。** ---

高原反应到底是什么?

- **本质是缺氧**:海拔每升高1000米,大气压下降约12%,氧分压随之降低,血液携氧量减少,细胞供氧不足。 - **谁更容易中招**:平时生活在平原、快速直飞高原、感冒未愈、肥胖、睡眠呼吸暂停人群。 - **常见分级**: 1. 轻度:太阳穴胀痛、胃口差、轻微失眠; 2. 中度:持续呕吐、走路摇晃、血氧低于85%; 3. 重度:肺水肿(咳粉红色泡沫痰)、脑水肿(意识模糊)。 ---

如何缓解高原反应?分阶段策略

出发前:把身体调到“高原模式”

- **提前7天口服红景天胶囊**(每日两次,每次两粒),虽非特效,但能提高耐缺氧阈值。 - **停掉剧烈无氧运动**:改为慢跑、游泳等有氧,保持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%—70%,让红细胞提前“扩容”。 - **别熬夜**:睡眠不足会降低颈动脉体对低氧的敏感性,落地后更易高反。

抵达当天:动作慢半拍

- **落地后2小时内不洗头、不洗澡**:热水澡会扩张外周血管,加剧脑部缺氧。 - **先喝500ml温葡萄糖水**:简单碳水能快速供能,减轻头晕。 - **入住低层、向阳房间**:高层风大且更冷,向阳面室温高2—3℃,有助睡眠。

过夜时:把床头垫高15cm

- **原理**:利用重力减少颅内静脉回流,缓解晨起头痛。 - **枕边三宝**: 1. 便携式血氧仪(低于85%立即吸氧); 2. 速溶葡萄糖粉; 3. 鼻通薄荷棒(鼻塞时通鼻)。 ---

高原反应吃什么药?常备清单与用法

西药:精准对症

- **乙酰唑胺(Diamox)**: - 用法:抵达前1天开始,每次125—250mg,每日2次,连用3—5天; - 注意:磺胺过敏者禁用,服药后会出现指尖麻木、多尿,属正常。 - **地塞米松**: - 适用:中重度脑水肿先兆(剧烈头痛+喷射性呕吐); - 用法:首次4mg口服,随后每6小时2mg,24小时内不超过10mg; - 禁忌:糖尿病患者慎用。

中成药:辅助维稳

- **加味逍遥丸**:疏肝理气,对情绪烦躁型高反有效,每次6g,每日3次。 - **速效救心丸**:含川芎嗪,可改善微循环,胸闷时舌下含服5粒。

非药物:氧气与高压氧袋

- **便携式氧气瓶**:流量2L/min,每次吸氧15分钟,间隔1小时,避免依赖。 - **软体高压氧袋**:营地或酒店配备,模拟下降1500米,20分钟见效,适合团队使用。 ---

饮食与作息:被忽视的细节

吃什么?

- **高糖、低脂、易消化**: - 早餐:燕麦+蜂蜜+香蕉; - 午餐:番茄鸡蛋面+青菜; - 晚餐:白粥+榨菜+蒸蛋。 - **忌**:酒精、豆类、油炸,减少胃肠耗氧。

喝多少?

- **每日至少3升**:观察尿液呈淡黄色为佳;可交替饮用: - 500ml淡盐水(1L水+1g盐); - 500ml电解质饮料; - 其余为温开水。

睡多久?

- **保证7小时,分段睡**:夜间易醒属正常,可午睡30分钟补觉; - **睡前2小时不刷手机**:蓝光抑制褪黑素,高原本身入睡困难,叠加后更糟。 ---
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
**Q:吸氧会不会“上瘾”,回到平原后离不开?** A:不会。高原吸氧只是补充性措施,回到富氧环境后,身体会在24—48小时内重新调整,无戒断反应。 **Q:儿童去高原会不会更容易高反?** A:3岁以上儿童与成人发生率相近,但表达能力差,需观察是否突然拒食、哭闹不止;备好儿童型布洛芬悬液,按体重5—10mg/kg给药。 **Q:感冒刚好能不能上高原?** A:最好再缓3—5天。上呼吸道黏膜仍充血,会进一步降低氧合效率,诱发肺水肿风险增加2倍。 ---

返程后:别立刻“报复性”运动

- **第1周**:心率仍比平原高10%—15%,建议快走、瑜伽等低强度; - **第2周**:逐步恢复跑步,但配速降低20%; - **复查血常规**:若红细胞压积>55%,需警惕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及时就医。
如何缓解高原反应_高原反应吃什么药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