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一次去拉萨会不会高反?”——大概率会,但程度因人而异,提前准备可显著降低风险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为什么拉萨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?
拉萨海拔3650米,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的60%左右。当人体在12小时内从低海拔直接抵达这一高度,**血氧饱和度骤降**,脑部和肌肉供氧不足,便触发高原反应。
- 上升速度过快:飞机直达比火车、汽车更易高反。
- 个人体质差异:心肺功能、红细胞数量、遗传基因都会影响。
- 季节因素:冬季干燥寒冷,血管收缩,症状可能加重。
出发前必须做的三件事
1. 体检与药物准备
“我有高血压还能去拉萨吗?”——控制良好即可,但需医生评估。
- 必备药物:乙酰唑胺(提前1-2天服用)、地塞米松(应急)、布洛芬(缓解头痛)。
- 禁忌人群:严重贫血、未控制的心律失常、孕妇。
2. 阶梯式适应训练
出发前两周,每天进行**30分钟有氧运动**(慢跑、游泳),提升肺活量;同时**减少熬夜和饮酒**,避免免疫力下降。
3. 行程设计技巧
选择**火车进藏**比飞机好?——对多数人而言,火车海拔缓慢上升,确实更友好。
- 若乘飞机,抵达当天**避免洗澡和剧烈运动**。
- 预留**至少2天在拉萨市区适应**,再前往更高海拔地区。
抵达拉萨后的24小时关键期
症状识别与分级
轻度 | 中度 | 重度(需立即就医) |
---|---|---|
轻微头痛、乏力 | 持续呕吐、步态不稳 | 意识模糊、肺水肿(粉红色泡沫痰) |
应急处理步骤
- 立刻停止活动,半卧位休息,减少耗氧。
- 吸氧:便携式氧气瓶(2-3L/分钟,每次10分钟)。
- 药物联用:地塞米松8mg口服+布洛芬400mg。
- 若2小时内无缓解,**联系急救车送至西藏军区总医院**。
长期停留者的适应策略
饮食调整
- 高糖低脂**:**葡萄糖片、蜂蜜水**可快速供能,减少脂肪消化耗氧。
- 电解质补充**:每天饮用**500ml淡盐水**,预防脱水。
睡眠管理
“晚上头痛睡不着怎么办?”——垫高枕头30°,睡前服用褪黑素3mg,避免安眠药抑制呼吸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运动禁忌
- 前3天禁止**跑步、负重**。
- 第4天起可**缓慢散步**,心率不超过(180-年龄)×0.6。
常见误区与科学辟谣
误区1:“提前喝红景天能预防高反。”
事实:红景天需**连续服用7天以上**才可能轻微提升耐缺氧能力,临时抱佛脚无效。
误区2:“吸氧会依赖。”
事实:**短期使用(<6小时/天)不会抑制自主呼吸**,反而减少肺水肿风险。
误区3:“年轻人不会高反。”
事实:**肌肉量高者耗氧更多**,20-30岁男性反而是高发群体。
返程后的注意事项
回到平原后,**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**,可能出现“低原反应”(嗜睡、乏力),通常2-3天自愈。若持续胸闷,需排查**高原心脏病延迟表现**。
最后提醒:高原反应不是洪水猛兽,**科学准备+冷静应对**才是享受拉萨阳光与酥油茶的关键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